【党旗在下层一线高高飘荡】 ◎本报记者 王禹涵 “这是咱们柞水黑木耳,纯自然、绿色无传染,口感Q弹,每斤40元!另有我手中的玉木耳、金木耳……”记者克日离开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金米村,看到村平易近陈庆海正在自家创办的农副产物营销核心停止电商直播。 金米村地处秦岭深处,因交通方便、耕地缺乏,已经是柞水县著名的贫苦村。现在,村如其名,有“金”又有“米”。按照“支部引领、群体动员、党员树模、大众参加”的方法,金米村党支部率领村平易近就地取材走上绿色开展之路,将小小的木耳开展成绿色的年夜工业。 建立“木耳工业党小组” 10年前的金米村,放眼望去仍是坑洼曲折的水泥路、到处散落的土屋子,年青人纷纭分开故乡外出打工。“无论种玉米仍是红薯,都不好收获,村平易近就是在土里刨食。”金米村党支部书记李正森回想起10年前的苦日子不由感叹。 柞水自古以来就有莳植木耳的传统,但技巧落伍、产量低,品德也不稳固,少数农夫将其作为副业来运营。 2019年,村里决议开展木耳工业,想要流转一块地皮建筑年夜棚,然而既没资金又没技巧,村平易近还都不睬解,于是金米村党支部动员党员入户解答村平易近的担心。“村里收费供给菌包,收费把年夜棚承包给你。等卖了木耳,扣除本钱,赚的都是你的。”李正森给村平易近算起账来,“一年收两季,一季能赚两万元,在家门口干活儿,不比外出打工强啊。” 党支部还时不断招集年夜伙开村平易近年夜会,一同磋商着拿主张。在多位党员的树模下,一些村平易近抱着将信将疑的主意先“尝尝看”,50多座年夜棚建了起来,昔时就有了收益。不少村平易近开端自动请求参加,局势一下翻开了。 陈庆海已经仅靠打零工挣钱,一家四口日子过得并不富饶。“我种了5万袋地栽木耳,享用了小额贴息存款,另有维护价收购。”陈庆海告知记者。2019年短短三个月,陈庆海就挣了3万多块钱,信念实足的他第二年持续承包木耳年夜棚,范围扩展到了20万袋。 跟着木耳工业逐步步入正轨,金米村树立起“党建+工业”的动员形式,不只约请技巧员驻村领导,还建立了由6名党员构成的“木耳工业党小组”,分辨担任培训、收购、贩卖等任务,树模动员有志愿的大众独特开展。 “随着党支部学技巧、种木耳,咱们过上了好日子,党支部就是咱们的主心骨!”从从前的贫苦户,到现在的“柞水耳农”劳务品牌抽象代言人,陈庆海已成为村级工业开展的致富带头人。 组建“游览党小组” 工业突起,给金米村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更。 2023年,金米村农夫人均纯收入19670元,是2011年的4倍多。天下进步下层党构造、天下平易近主法治树模村、天下生态文明村……村委会声誉墙上的一块块黄灿灿的奖牌,报告着山乡剧变背地的故事。 现在的金米村,整洁整齐的平易近居被创新拓宽的柏油路串起来,村平易近在房前屋后都种上了木耳,一派工业旺盛的场景。每到节沐日,另有不少驴友前来露营、骑行,这座“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秦岭小山村竟成了“网红打卡地”。 回忆起早些年,村上木耳工业刚起步,人来了看看就走,为村平易近带不来收益。“咱们创办了金米村第一家饭馆‘木耳年夜厨房’,推出木耳宴等20多个菜品,让旅客既能观赏山川画卷,又能咀嚼秦岭厚味。”金米村党支部副书记陈明显说。 陈明显与各人一同思考后,以为必需在开展木耳工业上培养吸惹人的新业态。陈明显牵头组建了“游览党小组”,先后引进了两家游览企业,建成了60亩生果采摘园,率领村平易近创办农家乐、平易近宿,旺季时一房难求,2023年仅游览收益就到达了120万元。“工业越办越红火,同乡们的日子超出越甜,我也成了各人心目中的‘领头雁’。”陈明显说。 比年来,金米村连续建起170多座木耳年夜棚,引进菌包厂、分拣包装厂等龙头企业5家,70%的村平易近被嵌入木耳工业链。 “咱们将村干部跟全部党员编入木耳、中药材、生果、电商跟城市游览5个工业链党小组,分工合作为村平易近效劳。”李正森说,金米村摸索支委联工业、党员联农户及经济强人动员、特点工业动员的“双联双带”开展形式,连续做强“小木耳”年夜工业。 党员大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柞水县委书记曹艳萍表现,金米村以建立木耳工业链党支部为抓手,把党支部建在工业园区,动员工业开展,把党小组建在工业链上,让党员跟强人与大众结对子,翻新履行党建引领工业开展形式,树立愈加稳固的好处联合机制,以党建引领城市片面振兴。